新闻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新闻

汽车关键部件智能制造系统又添新成果:江南首页(中国)网页版减震器柔性智能制造与测试系统投入批量生产

2016-08-12 100 分享

近日,七二四所鹏力智能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减震器柔性智能制造与测试生产线在一汽投入批量生产。通过多种先进技术的自主和集成创新、信息控制技术的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了减震器的无人化、高效化、柔性化、智能化生产。这是鹏力科技集团智能装备产业布局汽车工业等支柱行业以来,在汽车车身钣金成型与焊接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拓展了汽车关键部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汽车安全气囊、门锁、制动器、启动电机、变速器、减震器、发动机等核心关键部件智能制造与测试系统解决方案系列化重大成果开发应用。

减震器可以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是影响驾驶体验和安全的重要汽车零部件。目前,传统减震器的装配测试主要依靠手工与半自动方式进行,缺乏实时的质量控制,难以满足汽车工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要求。2013年,鹏力智能装备公司结合国内减震器的产品特点和行业发展需求,开始研制减震器智能制造与测试系统。通过近3年的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成功实现了减震器柔性智能制造与测试系统的示范应用。





1
无人化




通过磁力分张技术、自动送料技术和真空吸附技术的自主研发集成,实现了阀片的自动上料;通过工作缸自动上料机的研制,实现了各种规格工作缸的自动上料,并可进行过程长度检测;通过皮带自动上料机的开发,实现上料零件的自动输送、自动正反检测、自动翻转、自动上料,适用于底阀组件、导向器、油封的自动上料;通过自动拆垛码垛机的研制,实现了来料料盘批量上料、料盘组自动拆垛、零件自动移载上料、空料盘自动码垛,适用于复原阀组件、活塞杆的自动上料;通过系统集成,将视觉识别、坐标机器人和自动拆垛码垛机相结合,实现了活塞杆防错、活塞杆正反识别、活塞杆抓取位置识别,解决了活塞杆的自动上料难题;通过工作缸自动定心技术,解决了活塞杆组件自动插入工作缸的难题;通过往复杆移载技术,使设备之间的布局更加紧凑。



凭借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能力的核心优势,广泛使用现场总线、机器人、动态检测、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整条智能制造测试系统实现了无人化操作。




2
高效率




减震器阀智能制造与测试系统生产节拍可达6s,整条生产线可一键实现产品换型,具有高度的柔性。即使是部分需要人工更换的工装,也无需专业工具,现场3分钟即可完成换型,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3
柔性化




系统兼容近百种不同型号的减震器,通过对自动上料技术柔性化设计,解决了所有零件自动上料兼容性的问题;通过工艺参数化模型设计和伺服控制技术的融合,成功实现了减震器装配测试系统的一键柔性换型与快速换型。



4
智能化



通过对关键零件(工作缸、活塞杆等)上料时的状态检测、装配过程中的实时质量检测、换型过程中的更换工装(活塞定位轴、保护套等)状态检测、设备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状态检测以及视觉识别引导等技术手段,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来料零件质量、装配质量、设备安全性与稳定性,全面达成质量追溯和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5
大数据




系统能够实时在线采集、存储、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设备状态数据,可根据客户要求自动生成统计结果数据(Cpk、Cmk、TRP、MTBF)。车间底层信息管理控制系统能够与MES系统无缝对接,可实现智能工厂方案的整体解决。


减震器智能制造与测试系统的问世,使减震器行业具备向数字化工厂升级的条件。鹏力科技集团将利用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的经验优势,加快成果转化,进一步推动减震器行业从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模式转变,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再添精彩。